close


這個故事也是聽來的。



話說最早的植髮手術並不像現在取整條頭皮的FUT皮瓣術,而是像今天的FUE用punch(鑽孔器)在後腦勺上打洞將毛囊一株株取下來,在禿頭的地方再打洞,把這些一大群毛囊移植到禿頭上鑽好的洞裡。



早期移植的毛囊很大一叢,雖然能掩飾光溜溜的禿頭,卻會形成像廉價洋娃娃頭上一搓一搓不自然的頭髮。後來很快被更小更自然的小單位移植毛囊取代,一路演進到根據人們原本的毛囊聚集成群的毛囊單位植髮。但是這些都是取一長條頭皮之後再分割成一株一株的移植單位。



在1995年皮瓣術毛囊單位植髮發表之後,國際植髮學會的醫師們開始發現澳洲有位醫師利用毛囊單位的觀念再加上植髪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直接在頭皮打洞的方式取下毛囊單位,因為取下的毛囊單位很小,既自然,又不會在頭皮上留下一長條疤痕。



而且這位澳洲醫師又提出一種新的植髮觀念。以往植髮手術都是一天完成,但是毛囊單位摘取術比較麻煩些,當時一天約只能取一千株毛囊,不像一般取整條頭皮的FUT動輒可以兩三千株以上。因此這位澳洲醫師就建議病人連續來診所幾天,一天種一千,甚至有人連續種個一兩週,就將這輩子可以植髮的量一次就解決。



這方法對當時歐美的植髮醫師而言相當新奇,但是唯一的問題是這位澳洲醫師從來不參加國際會議發表他的方法,只知道他在澳洲雪梨執業,本身是神經外科醫師出身跟他妹妹(醫師)兩個人一起負責植髮診所的經營,而且為了能更看清楚毛囊,取得高品質的毛囊,這位醫師除了用高倍的外科手術用放大鏡外,更採用了德國蔡司製造的牙科醫療用手術用顯微鏡PICO來取毛囊。有了這些高科技配備,再加上他自行研發的器械,他不只能取頭髮,甚至能取體毛來補頭髮之不足。



在2002年美國醫師們正式發表了FUE(毛囊單位摘取術)之後,有更多的醫師對FUE產生興趣,連帶地對這位遠在澳洲號稱從1989年就開始做FUE的醫師有更多的猜測及討論。但是他幾乎都不參加國際會議,始終無法一探究竟。



一直到2003年有位美國醫師自告奮勇寫信跟這位神秘的澳洲醫師聯絡,想要參觀他的診所。沒想到醫師竟然答應,美國醫師很高興照約定到了澳洲。



到達的晚上,這位澳洲醫師招待他到自己家裡晚餐,甚至開了一瓶香檳歡迎他。只是沒想到晚餐快結束時,澳洲醫師突然告訴美國醫師說,很抱歉臨時無法安排他到手術室現場參觀。美國醫師也不想自討沒趣,也不強求,只是既然來了還想跟大師多討教一些。順便跟他討教FUE的觀念。



這位老美拿了紙和筆,在紙上畫了幾條橫線跟直線跟澳洲FUE植髮大師討論FUE器械的概念,“Dr. 想請教您,因為毛囊在頭皮上的生長方向並非垂直的,如果要用鑽洞器在頭皮上鑽下毛囊,是否需要把鑽洞器的鑽頭設計成斜角,這樣會比較能夠在頭皮表面施力均勻得到比較理想的結果?”



結果澳洲醫師笑笑把筆拿過來跟他說”Let me tell you。“


就在那幾條橫線及直線的正中央畫了一個圈圈,接著說”It’s your turn, 換你了“~


That’s so called “ TIC-TAC-TOE”(還是不懂的話,請看相片裡相撲選手在地上玩的圈叉遊戲。)



要把自己的絕活教人,還真是對人性的一大考驗,能不教最好,教了搞不好還會留一手,古人說敝帚自珍,看來古今中外皆然。



不過這樣就逃得了競爭的命運了嗎?未必,故事裡的美國醫師後來回到老家開始潛心研究FUE,後來也成了FUE大師,大家都是聰明人,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輩子,當然商業上有商業考量無可厚非,除了保密之外更不能自滿,要更努力前進才不會被淘汰,尤其在目前資訊如此發達的網路世界裡,競爭更是相對白熱化。



PS坦白說,教人其實收獲最大的事是自己,有本事把自己一身好工夫教得好的人才是厲害,而且更能融會貫通更上一層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