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stock_000005615297small-300x199  

 

十幾年來全世界植髪的潮流主力都是在後腦勺取一長條頭皮的皮瓣術。皮瓣術的好處是經由醫師跟植髪助理人員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率的完成手術。

 

但是在頭皮切割,終究是會留下一道疤痕,而且早期的鑽孔取毛囊,因為取得的毛囊太大,移植後會束在一起,看起來像是一把一把的稻草紮在頭皮上,有了頭髪,可是不自然又不美觀。

 

1989年澳洲雪梨Dulwich Hill 的醫師Ray Woods 開始決心改革植髪技術,因為他身邊有不少人抱著希望去植髪,結果回來卻是身心俱創。

 

Dr. Woods想的方法是根據毛囊原來長的樣子一株一株取出來再移植回去,不但自然,而且毛囊不大,取毛囊的傷口自然也只有一丁點,癒合也快,看來這樣的法子實在再理想也不過了。

 

但這也是最困難的地方,一大把頭髮容易抓,可是要在地板上撿起一根頭髮就沒那麼容易了。更何況是要在頭皮上完完整整地將毛囊整個取出來又不傷“毫髮”,這可是高難度的技術。

 

Dr. Woods本身受過神經外科的訓練,有豐富的顯微手術經驗,因此他把顯微手術的家當全部搬出來對付毛囊,外科用高倍放大鏡,外科用顯微鏡全部派上用場,就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毛囊移植,時間還不能拖太久,還得要快速,精準。

 

Dr. Woods後來終於成功地使用FUE這個創新的方法來幫病人植髪也達到相當滿意的結果。經過了6~7年的臨床揣摩研究,Dr. Woods 在1995年開始在澳洲發表他的臨床結果,2002到2003年更跨足到美國發表他的成就。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很吶悶,為什麼已經有十幾年歷史的手術方法一直到現在還是只有極少數的醫師在做?

 

沒錯,這正是癥結所在,Dr. Woods在澳洲或美國發表他的手術成果,根據個人了解他並沒有真正將他自己的手術心得及方法公諸於世。

 

即便是澳洲或美國的醫師也都是從病人的傳述當中知道有這麼一位醫師用這種創新獨特的方法取毛囊,Dr. Woods在他自己舉辦的會議裡只是提到這種手術的好處,並沒有真正提到“方法”,我想可能連用什麼樣的器械都沒提到。

 

醫生也都是聰明人,從耳聞的方法跟看到病人的手術結果多半也能猜想是怎麼樣動手術的,從2002年開始美國醫師也陸續發表關於FUE(毛囊摘取術)的方法。

 

不過美國一開始發展FUE的情況跟澳洲也有點像,因為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即便大家努力發表結果,願意真正把手術的器械跟know how教育其他醫師,還是寥寥可數。

 

另外還有一點,要在頭皮成千上萬的毛囊中迅速取得理想的毛囊移植,又不能有閃失,光是靠手動的器械的確很困難,這跟投籃罰球要求百分之百命中一樣,即便是nba選手也沒有人生涯罰球命中率百分之一百。

 

一直到2009年開始有醫師使用電動鑽幫助醫師提升效率之後,FUE手術才又慢慢露出一線曙光,一開始的時候也有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拿個電動鑽不停地在頭皮上打洞這算哪一門子手術。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原先反對的醫師們慢慢安靜了下來,甚至還推出自家廠牌的電動鑽,百家爭鳴。即使事情演變到這種地步,FUE在植髪醫師的圈子裡一直都還是小眾市場,個人覺得醫師手術的時間及效率是個很大的關鍵。

 

在本地也有不少病人反應為什麼他們到植髪診所裡咨詢,都能感覺到醫師雖然會做FUE,口氣上卻希望病人做FUT,直接動刀取頭皮手術。重點在於FUE的速度跟效率都遠遠不及直接取頭皮的FUT。如果改作FUE,時間會倍增,請問如果您是醫師,會想做哪一種?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植髪 機器人 醫師
    全站熱搜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