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908619_1920.jpg

 

坦白說,怕痛的話選FUE就對了。

 

不是FUE就一點痛都沒有,也不是FUT皮瓣術的縫合就一定會痛到無法忍受。

 

但是相對於FUT皮瓣術需要切開又長又寬的傷口,FUE1mm的小傷口,以及沒有縫合拉扯傷口的張力,的確讓大多數考慮疼痛感的病人把FUE當成首選。

 

FUT真的那麼痛嗎?個人經驗如果醫師在縫合時使用可吸收線做皮下縫合把傷口拉扯的張力先固定住,表皮縫合時只要輕輕地用細線把表皮對齊,其實術後並不會那麼痛。

 

當然傷口的疼痛是主觀的感覺,跟個人對疼痛的忍受程度有關。

 

不過另一個有趣的臨床發現是頭皮越柔軟,FUT皮瓣術手術後越不會痛。

 

那什麼樣的人頭皮會比較柔軟?大部分的女生,跟部份的男生。個人感覺這一類人的頭皮的柔軟程度可以用Juicy 柔軟多汁來形容,即便傷口很寬,縫合時不需用花太大的力氣就能把傷口關起來,也就是頭皮的移動性很好。

 

如果用可吸收線在皮下先固定好,減少表面拉扯的張力,接下來表皮用顏面縫合的細線輕輕把表皮對好吻合,個人的感覺是這類病人幾乎手術後不會有強烈疼痛的感覺,即便會痛也是簡單的止痛藥就呢控制住,不影響睡眠。

 

好像都在解釋FUT其實沒那麼痛,再看看FUE是否真的不痛。

 

說不痛應該是對的,因為FUE的傷口寬1mm,深大約在4~5mm左右。

 

1mm大小的傷口理論上即使有痛覺,也是很輕微。可是也不能說完全不痛。有趣的是
雖然不是像FUT有切開的傷口,FUE如果會有痛感也跟FUT的病人一樣在兩側耳朵後方的頭皮都比較會會有感覺。FUT因為是皮瓣術,要切開縫合,耳後的頭皮緊,縫合時張力也大,痛當然合理,可是FUE只是在頭皮上開個小小洞而已,怎麼也會痛?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正好FUE打洞的地方恰巧是痛覺神經分佈密集的位置,或是個人對疼痛的感覺特別無法忍受。

 

臨床上也遇過FUE手術後痛到無法忍受,連痛三個月的病人,不過這真的很罕見,而且不清楚何以這麼小的傷口反應會這麼厲害。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提到FUE在植髪醫師裡無法普及的原因。因為耗時費事,即便收費高一些,醫師們都會把FUE當成勞民傷財的苦差事勸退病人。

 

Restoration Robotics 公司便是看准了這一點開始著手開發機器人,幫助醫師可以輕鬆完成FUE。其他的手術機器人,像是達文西手臂,或是骨科的手術機器人,都還是需要配合醫師的操作才能完成手術。而植髪機器人只要醫師先檢查一開始機器人取出的結果,確認沒有太大的問題,調整好參數,接下來機器人就會自動完成任務。

 

醫師要做的事情就只要注意機器人的動作是否異常,以及觀察病患的反應,還有換部位採集毛囊時擺好病人的姿勢,架好輔助機器人瞄準定位的頭皮緊繃器(tensioner)。比起傳統的FUE鑽孔打洞,醫師們必需頭戴高倍放大鏡,探照燈,擺好姿勢(常常是不太舒服的姿勢)瞄準毛囊,鑽洞,機器人的確替醫師省下不少勞力勞心的工作。

 

看來醫師只要買了機器人,就可以輕鬆操作FUE了不是嗎?那為什麼植髪醫師對於植髪機器人還是裹足不前?

 

第一當然是價錢,一台植髪機器人美國本土售價20萬美金,海外售價則是翻了兩翻,40萬美金。
這麼高的售價,都足夠買一台超跑,醫師們當然得好好精打細算,而且只要機器人每鑽一個洞,還得付美國總公司一塊美金,這些都墊高了醫師們的成本。

 

第二,從醫師的角度看,機器人雖然取代了繁複的人工成本,減輕醫師及人員的體力負擔,可是相對地也減少了開刀的樂趣,也從此要依賴Restoration Robotics 這家公司開發出來的技術跟產品。

 

也就是說,原本的植髪手術是醫師要訓練技術員幫忙分毛囊,種頭髮。有了機器人,減少對人力的依賴,卻得增加對高端醫療器材的依賴。

 

假設醫師跟植髪團隊已經熟練整個植髪手術流程,而且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時如果再採用新的方法手術,即便只是單純的操作機器,整個合作團隊都需要經歷一段磨合期,尤其又是自費的手術,相信很多醫生都會想反正只要能讓病患滿意就好,何必多花力氣,而且嘗試新的方法,不僅整個流程打亂,手術時間難以控制,還可能發生新的問題,在醫界的保守思維下,如果沒有勇氣嘗試新作為,很容易就會打退堂鼓。

 

有聽聞過老牌的美國植髪診所本來對植髪機器人有高度的興趣,後來跟廠商談過之後發現原先他們的植髪流程將會因為導入機器人需要做大幅度的調整,短期內反而會延長工時,影響診所運作,因而作罷。

 

最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買了機器人卻不用,只把機器人當成宣傳行銷的工具,讓病人進門之後再勸病人改作其他治療或手術,不得已才拿機器人出來應付一下。

 

由上面討論看起來,好像已經會植髪的團隊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及流程來執行植髪手術反而不願意接受機器人。 那麼不會植髪手術的新手醫師或診所醫院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植髪機器人嗎?

 

答案或許是Yes。

 

對入門的醫師而言,植髪手術最難的部分是一開始如何順利取得毛囊,有了機器人至少就先不用擔心取毛囊的問題,也因為他們對植髪手術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反而容易接受植髪機器人的手術流程及思維。

 

不過手術後半段的“種頭髮”以及對手術後結果的預期及掌握才是對新手植髪醫師的考驗。如何設計適當的自然髮線,利用有限的毛囊製造出視覺上豐富的髮量,並將術後併發症的風險降到最小,這些都是對新手醫師的考驗。

 

尤其當結果不理想時,醫師是否有能力檢討出究竟是某些手術步驟出問題,還是病患本身因為頭髮太細,抽菸造成結果不理想,或者是連醫師本身都不了解手術後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更不用說患者對手術後了解自己的禿頭究竟能改變多少。

 

植髪手術還有一點棘手的是種上的頭髮會先掉落再重新長出來,最終的結果需要一年才能看到,少數病人甚至在手術後一到兩年還會發現髮量陸續增加。

 

也因此如果術後沒有好好追蹤病人,新手醫師很難累積出自己的經驗,

 

再加上有植髪手術中不少地方都需要植髪技術人員的參與幫忙,對整個團隊的管理,教育還有每個步驟的SOP執行更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一環。

 

新手醫師自己不會做也不了解手下在做哪些事情,當然更無法管理整個團隊,這一點Restoration Robotics 機器人公司也想到了,他們會派出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教導新手醫師的技術員如何處理取出來的毛囊,如何把毛囊種到禿頭的部位,

 

不是說新手醫師一定做不來植髪手術,需要的東西跟所有創業家是一樣的,那就是決心。

已經會植髪的醫師也是一樣,要不要打破原來的手術模式,重新學習FUE,甚至考慮用機器人來做FUE,也是一樣,需要決心。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stock_000005615297small-300x199  

 

十幾年來全世界植髪的潮流主力都是在後腦勺取一長條頭皮的皮瓣術。皮瓣術的好處是經由醫師跟植髪助理人員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率的完成手術。

 

但是在頭皮切割,終究是會留下一道疤痕,而且早期的鑽孔取毛囊,因為取得的毛囊太大,移植後會束在一起,看起來像是一把一把的稻草紮在頭皮上,有了頭髪,可是不自然又不美觀。

 

1989年澳洲雪梨Dulwich Hill 的醫師Ray Woods 開始決心改革植髪技術,因為他身邊有不少人抱著希望去植髪,結果回來卻是身心俱創。

 

Dr. Woods想的方法是根據毛囊原來長的樣子一株一株取出來再移植回去,不但自然,而且毛囊不大,取毛囊的傷口自然也只有一丁點,癒合也快,看來這樣的法子實在再理想也不過了。

 

但這也是最困難的地方,一大把頭髮容易抓,可是要在地板上撿起一根頭髮就沒那麼容易了。更何況是要在頭皮上完完整整地將毛囊整個取出來又不傷“毫髮”,這可是高難度的技術。

 

Dr. Woods本身受過神經外科的訓練,有豐富的顯微手術經驗,因此他把顯微手術的家當全部搬出來對付毛囊,外科用高倍放大鏡,外科用顯微鏡全部派上用場,就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毛囊移植,時間還不能拖太久,還得要快速,精準。

 

Dr. Woods後來終於成功地使用FUE這個創新的方法來幫病人植髪也達到相當滿意的結果。經過了6~7年的臨床揣摩研究,Dr. Woods 在1995年開始在澳洲發表他的臨床結果,2002到2003年更跨足到美國發表他的成就。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很吶悶,為什麼已經有十幾年歷史的手術方法一直到現在還是只有極少數的醫師在做?

 

沒錯,這正是癥結所在,Dr. Woods在澳洲或美國發表他的手術成果,根據個人了解他並沒有真正將他自己的手術心得及方法公諸於世。

 

即便是澳洲或美國的醫師也都是從病人的傳述當中知道有這麼一位醫師用這種創新獨特的方法取毛囊,Dr. Woods在他自己舉辦的會議裡只是提到這種手術的好處,並沒有真正提到“方法”,我想可能連用什麼樣的器械都沒提到。

 

醫生也都是聰明人,從耳聞的方法跟看到病人的手術結果多半也能猜想是怎麼樣動手術的,從2002年開始美國醫師也陸續發表關於FUE(毛囊摘取術)的方法。

 

不過美國一開始發展FUE的情況跟澳洲也有點像,因為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即便大家努力發表結果,願意真正把手術的器械跟know how教育其他醫師,還是寥寥可數。

 

另外還有一點,要在頭皮成千上萬的毛囊中迅速取得理想的毛囊移植,又不能有閃失,光是靠手動的器械的確很困難,這跟投籃罰球要求百分之百命中一樣,即便是nba選手也沒有人生涯罰球命中率百分之一百。

 

一直到2009年開始有醫師使用電動鑽幫助醫師提升效率之後,FUE手術才又慢慢露出一線曙光,一開始的時候也有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拿個電動鑽不停地在頭皮上打洞這算哪一門子手術。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原先反對的醫師們慢慢安靜了下來,甚至還推出自家廠牌的電動鑽,百家爭鳴。即使事情演變到這種地步,FUE在植髪醫師的圈子裡一直都還是小眾市場,個人覺得醫師手術的時間及效率是個很大的關鍵。

 

在本地也有不少病人反應為什麼他們到植髪診所裡咨詢,都能感覺到醫師雖然會做FUE,口氣上卻希望病人做FUT,直接動刀取頭皮手術。重點在於FUE的速度跟效率都遠遠不及直接取頭皮的FUT。如果改作FUE,時間會倍增,請問如果您是醫師,會想做哪一種? (待續)

 

文章標籤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髮機器人 ARTAS 在兩年前發表後,接下來又要有大動作,明年2014年即將進化成可以扎洞的植髮機器人,距離完整版的植髮機器人又更靠近一步。

這次在國際植髮學會ISHRS第21週年年會,製造植髮機器人 ARTAS美國原廠公司Restoration Robotics在會期當中特別邀請全世界已經參與或即將參與的植髮醫師一起來分享經驗。

擔任演講的紐約皮膚科醫師Dr. Robert Bernstein在會中發表了關於植髮機器人ARTAS可能演進的時間表。

目前植髮機器人ARTAS預計在明年第一或第二季推出可以扎洞的配備以及輔助醫師設計病人髮型的軟體,希望能讓醫師跟病人有更好的溝通,否則種了多少根頭髮會有多濃密的感覺病人很難憑想像了解手術後的模樣。

至於扎洞,目前預估應該一小時能達到2000個洞的效率。

至於終極版的植髮機器人,從取毛囊到扎洞,植入一口氣完成預估是在2018年可以面世。

Dr. Bernstein 甚至開玩笑說,大概到2023年也輪不到他上場,機器人自己就能上台幫自己演講推銷自己。

這次會議在舊金山海灣旁邊的water bar 舉行,bar裡有柱狀透明的水族箱,還能欣賞連接San Francisco 及Oakland 的Bay Bridge的燈光show~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指的是把體毛或鬍子種到頭皮上。

 

這次在舊金山舉辦的國際植髮學會可以看出來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那就是FUE的重要性已經不可取代。2002年時被提出時,因為器械工具還不成熟,很多人想嘗試,因為過於費時耗事,多不得其門而入,從2009年醫師們紛紛開發電動鑽的FUE以取代手動器械,終於能夠有效提升速度及效率,當然手術必要的配備如高倍穩定的外科手術放大鏡及每一種工具的使用技巧及練習仍是不可或缺。

 

FUE的難度雖高,但是也讓醫師有機會獨立完成植髮手術(當然還是需要技術人員幫忙),聘請技術員不易的診所或醫院也紛紛投資金錢時間來研習這項技術。

 

FUE也因為取毛囊的範圍大幅增加,醫師們也不用擔心取完頭皮後手術縫合關不起來的問題,相對毛囊的來源也來得豐富許多。

 

對於某些禿頭嚴重的病人,像是第六,七期的病患只用自己頭皮剩下的毛囊可能不夠用,要想恢復整頭茂密的頭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這一類病人如果鬍子或體毛很多倒是不失為另類的頭髮來源。

 

但是鬍子或體毛也不完全是萬靈丹。先得考慮跟頭髮的顏色,粗細,捲曲,還有質感是否匹配。中了一堆格格不入的毛囊到頭皮上,如果跟原有的頭髮不相容,可能對病人來講可能是另一種災難,當然頭髮可以靠染燙來改變顏色及卷度,但也不是人有那個閒功夫做整理。

 

體毛移植最大的關鍵在於粗細是否夠分量,如果不夠粗,根本沒戲唱。要科學一點就直接用測量工具量粗細,簡單一點就跟病人保持一點距離觀察病人其他部位的體毛是否濃密粗細夠分量,如果要很近才感覺得出來,肯定是行不通。                         

 

另外也要選擇生長期的毛囊,才容易看到及時的效果,休止期的頭髮當然也會長回來,只是還得多等一段時間。

 

當然能用頭髮來補頭髮還是最佳選擇,除非真的無髮度,才來准備取其他部位的毛囊,因為體毛的存活率一般不比頭髮,大部份只有50~75%,其中又以鬍子表現最優。

 

下回如果看到毛手毛腳又留著烙腮鬍的禿頭病人,再也不用怕無髪度囉。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在參加舊金山國際植髮學會前,特別飛到Boston拜訪了植髮機器人ARTAS發明人Mohan Boddurul, 

 

今年四月Mohan辭掉在Restoration Robotics的工作,重新回到學校修MBA,Mohan這回選的學校是遠離老巢舊金山灣區的美國東北部名校MIT Sloan管理學院。

 

Mohan的教授Jose Santos也是工程師出身,但很快就轉換跑道到管理工作,Joe(雖然原名是Jose,不過他喜歡人家叫他Joe)的專長是管理工作,尤其是關於國際企業的全球整合及創新的管理工作,還曾參與幾件大型國際企業的管理改革,其中還包括了幫忙Carlos Ghosn 將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起死回生。

 

這回托Mohan的福,讓我這個門外漢有機會跟這位國際管理大師吃飯閒聊(其實很多時間都是強忍著時差,硬撐住眼皮不要睡著。)

 

席間聊到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事情,Mohan提到IBM的超級電腦WATSON對肺癌及攝護腺癌的診斷率90%比醫師的60%還高,那人類還要醫生做什麼?

 

另外加州Mountain View 有一家新創公司推出抽血機器人Veebot借助超音波及電腦可以更精準地抽到血減少不必要的嘗試錯誤。當然Mohan自己發明製造出來的植髮機器人ARTAS也預計在五年後可以完成所有的植髮步驟,

 

看來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即將被機器人取代,尤其是重複性質高的醫療工作在這幾年pattern recognition 的技術突飛猛進之下似乎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過Joe倒是很樂觀地說,等到那時候就要整個改變醫師的訓練,醫師的工作就不單純只是治療疾病這擋勞心勞力的工作,而是可以善用電腦這些輔助工具來讓醫師做更理想的決定,也讓醫師們真正去瞭解病患究竟除了疾病之外,心理層次的問題,這樣反而能夠讓整個診斷或治療的過程更能貼近病患需求,更符合人性。

 

總而言之,機器人或電腦都是輔助醫師的工具,畢竟決定最後治療還是醫師,而且治療的對象還是病人。Joe這番話真是提醒了我們,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時,所有的醫療行為或甚至是商業行為模式其實都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些高科技產品只是幫助我們能夠更方便清楚的溝通,減少人類因為精神或體力的極限造成的失誤,來改善我們的生活。

 

機器人或電腦都是在幫助我們活得更像人的工具,而不是要把我們也同化成機器人。

 

文章標籤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字上看起來有些矛盾,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是年紀越大,頭髮越少,禿頭越厲害。



禿頭越嚴重,也意味著植髮手術需要植入更多的頭髮,病人才會滿意,怎麼會說年紀越大對植髮結果越容易滿足。



事實是當年長的人已經習慣頭髮稀疏的自我印象,植髮後即便不像年輕時濃密,卻有讓人改頭換面的驚喜,自然容易提升自信。



反而年輕人如果禿得嚴重,當一次植髮不能達到理想密度時,就容易覺得植髮怎麼會只有一點效果,因為年輕人總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要有很多頭髮。



對於這類年輕人,在接受手術前要溝通清楚,如果因為費用或是本身頭髮稀疏的關係無法拿到夠多的頭髮,要能讓病人理解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才能達到大面積頭皮恢復茂密的樣子,如果只做一次的打算,盡量把頭髮集中在希望的部位(一般多是前額),至少這樣每天照鏡子或是照相時心情會愉快多了。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髮機器人是由位於美國加州 San Jose (原先公司在Mountain View, 去年夏天八月搬到 San Jose ) 的Restoration Robotics 研發製造。2011年4月14日于美國通過FDA認可,2011年9月15日在Anchorage ISHRS 國際植髮學會年會發表,亞洲第一個引進的國家是韓國,于去年八月開始使用機器人植髮。



至於台灣經過長達一年半的流程審查,終於在今天通過衛生署核准,預計在今年秋天即將來到台灣跟禿頭的朋友們一起努力消滅惱人的禿髮問題。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右邊這位大哥很眼熟對吧?沒錯, 是美國副總統 Joe Biden,雖然不是美國一哥,好歹還是檯面上人物 。



Joe Biden 雖然是政治人物,他的頂上問題卻常常上娛樂頭條。



一樣是植髮,跟頭皮顏色接近的頭髮其實是比較吃香的,像Joe Biden 的淺色頭皮配上淺色的白髮,不容易讓旁人一眼看穿像條碼的頭髮縫隙



一般東方人還是淺色頭皮深色頭髮居多,如左邊的照片,頭髮跟頭色差大,如果密度稍稍不足就容易被看穿“條碼”,往往需要種比較多頭髮才會不會露餡。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有點像廢話。但還是得提。



有差不多粗細的病人,植的範圍密度也差不多,兩個人效果就是有差。捲髮的覆蓋度竟是比值頭髮來得效果好,也難怪滿意度高。



反過來也常遇到頭髮稀疏的病人為了掩飾特別去把頭髮燙卷,或是燙成玉米鬚,為的就是不要讓頭皮曝光太多。

植髮 陳建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